热门关键词: 尤敬伟  王树仁  林忠明  张鹏轩  请输入搜索  张富敬

德艺双馨艺术家——谢秉均

来源:未知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6-25 09:56
谢秉均,字大任。1952年生于北京,自幼习画至今。20世纪90年代定居台湾。现为台湾知名书画家,张大千艺术传人。......
  


   谢秉均,字大任。1952年生于北京,自幼习画至今。20世纪90年代定居台湾。现为台湾知名书画家,张大千艺术传人。



1946年张大千与北平大风堂门人谢天民、萧允中、李树人、胡爽庵、张心智、孙云生、慕凌飞等合影)



1947年,张大千与在京津的大风堂门人谢天民、萧允中、慕凌飞、唐灏澜、李树人等合影)


   谢秉均七岁学习书法,喜欢画画,信笔涂鸦。其父谢天民为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国画艺术家。因从小受父亲影响,耳濡目染,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父亲作画他总是在一旁观看,聆听父亲讲绘画的心得与技法,同时经常听父亲讲述跟张大千一起习画的逸闻趣事,因此从小就了解张大千、喜欢张大千,更崇拜自己的父亲,立志长大了要当一位画家。


(天民仁弟留念,1946年张大千

(天民仁弟留念,1946年张大千


    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七岁的谢秉均远离家乡,赴云南边疆参加农场建设。他在云南的期间,了解社会,体会人生,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得以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描绘大自然。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奔波于重山峻岭之中,仔细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对景写生,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大风堂同门录》封面)


(《大风堂同门录》谢天民1936年拜师,师兄何海霞1935年拜师,师弟孙云生1936年拜师,师弟梁树年1945年拜师)



    七十年代远赴宝岛台湾拜访张大千并跟随张大千入室学习,得大千笔墨之精髓,这段经历使谢秉均受益匪浅,张大千之女张心庆给谢秉均的评语中提到,作品颇有先父张大千的神韵!



(谢秉均在台北“摩耶精舍”观摩学习张大千作画)


    八十年代初,谢秉均回到北京,便如饥似渴地投入到系统的绘画训练之中。他首先广泛地阅读了大量的古今名人的绘画理论书籍,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一有空就去故宫、看展览、逛书店,广泛搜集古今大家名迹,心追手摹。上至宋元,下至明清,如宋代刘松年、李唐,元代黄公望、王蒙,明代唐寅、文征明、仇英,清代郑板桥、任伯年、吴昌硕等等,爱不释手,一遍遍反复临摹。同时还认真专注地临摹大量张大千的山水人物精品。经过这段时间的艰苦的训练,更深一步体会古今名家的创作技法以及各门各派的绘画特色,从中吸取大量的艺术营养。



    (张大千之女张心庆观看谢秉均老师画集后:秉均世侄,看了您的画后特别是荷花略有先父(太老师的神韵)真是可喜可贺,盼您不断努力走入艺术的殿堂)


    张大千之女张心庆给谢秉均老师追忆张大千书籍并寄语:秉均世侄,愿我们的传统古文化千秋万代传,认识了您年轻的一代,我感到格外的兴奋、喜悦,生命充满活力,望您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共同缅怀远去的东方绘画大师,中华民族龙的传人,我的先父)



    八十年代中期谢秉均得到了国画大师何海霞先生的亲临指教。何海霞与其父谢天民是张大千大风堂同门弟子,俩人感情深厚,情同手足,因而对谢秉均更是关怀备至。海霞老人认真地指导其作画要如何立意构思,如何调整笔锋;并强调先要下大功夫,把水墨画好,不急于着色;而且作画要一笔画到干,避免反复沾墨;还指出,一幅好的作品,远景、淡墨更难画,更重要。何老言传身教,并不厌其烦地对谢秉均的画作一一点评。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使其画作突飞猛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九十年代谢秉均老师回到台湾,跟随师叔孙云生入室学习)


    谢秉均从事书画艺术至今已五十余年,期间受到张大千和三位弟子谢天民、何海霞、孙云生的指教。但他并不以此为傲、止步不前,而是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苦练基本功。学习借鉴古今名人的创作经验和技法,并投身大自然,反复写生,描绘真实的生活。



(与张大千之女张心庆一起追忆张大千)



(与张大千之女张心庆追忆张大千)



(张大千先生遗像)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谢秉均曾遍访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游遍台湾的山山水水,他在2009年创作了《和谐盛世图》(手稿),此画涵盖了全国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山川美景,完成后将长达百米以上。近期又创作了系列写生画作,他的画既有传统笔墨而又能反映时代精神。



     谢秉均的艺术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己。多年来在台湾参加各种展览。最近几年往来于两岸,参加各种书画艺术交流活动以及慈善拍卖。并在长春、保定、南宁、福建、北京、天津等地参加各种展览,还远赴西欧北美,意大利 加拿大 等地举办展览,受到文化艺术界的肯定与赞誉。



    谢秉均为人豪爽,广结益友,虽年已七旬,仍然孜孜不倦、勤耕不缀,对艺术的追求永不满足。古语曰:千难一易,功到垂成。他要以全身心的精力将继承父亲谢天民的艺术、传承张大千大风堂的精神,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同时为浩瀚精深的传统中国书画艺术贡献自己的一生。



2011年,谢秉均先生参加由广东省政府、中国美协共同举办的辛亥百年书画名家雅集活动中,创作的一副 《六顺图 》以2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收藏家收藏,并将全部款项捐助慈善事业。

2014年,《谢秉均作品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5年,谢秉均先生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艺术大展中,荣获金奖。

2016年,谢按秉均先生应邀出席加拿大多伦多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展。

2018年12月,北京新闻大厦举办“一脉长青——谢秉均作品展”。

2021年3月,天津紫玉山房举办台湾书画艺术家谢秉均作品展。

谢秉均从20世纪90 年代起任台北市青溪新文艺学会秘书长,台湾中华友好城市交流协会艺文部主任,台湾两岸和平艺术联盟顾问,台北山痴画会会长。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热门文章

热门佳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 2018 All Rights 环球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31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