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秩,艺名:未辰,国家一级美术师。1955年生,沈阳人。七十年代未与宋雨桂共同研习中国山水画创作。经过多年的苦苦求索,学有所成,山水、花鸟、人物画兼备,尤擅写意山水画。
现为世界华人书画家协会常务秘书长,东方艺术天地顾问,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中国同泽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冰雪画派辽宁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国画院理事,辽宁省企业文化协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毛体书法家研究会名誉会长,辽宁省工商联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沈阳军旅书画院副院长,军旅文化大使,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艺术网客座教授。
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画册:《吕伟秩国画作品集》。从80年代开始,长期坚持为《前进报》、《东北民兵》、《辽宁日报》画插图和题图,作品富有时代感,深受读者欢迎。在沈阳军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书画展获得国画山水作品三等奖。1984年,《中国连环画报》第5期,刊登连环画《乡亲康天刚》共44幅,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广为读者赞誉。1993年,作品《深冬》发表于《美术大观》第4期。1998年首届辽宁省大众收藏书画拍卖会,国画作品山水等3幅,成功拍卖。
其作品追求画之意境,讲究画之韵味。
国画《溪山飞瀑》被大连世通通信公司收藏
国画《青峰凌霄图》被杭州罗婆寺收藏
国画《春之声之图》2013年4月刊载于辽宁日报
国画《白山圣洁》2013年7月刊载于华商晨报
国画《晨辉》2014年2月刊载于沈阳日报
书画作品于2018年5月入选由美国集邮集团联合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邮政部门,为配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举办的公益文化活动“世界邮票上的一百位中国艺术名家”。
许多作品被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际友人收藏。
丘壑内营的山水观照
━━━━━序吕伟秩国画作品集
王向峰
2013年初冬的一天,吕伟秩先生邀我在一个茶楼喝茶,顺便请我观赏他作的几幅山水画,也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说我对绘画只是一种喜欢,落实到语言表述,怕是说不到点子上。我当时看了他十几幅作品,都未曾装裱,但总体印象却不错,能看出艺术风格取向。吕先生说他的一些画正在装裱印制,待完工后请我再看。
日前吕先生画已印制出来,以两个画册形式送给了我,我得以大体概观其山水画的总体面貌,不免要说些观画后的感言。
中国的山水画与山水诗,从艺术的发生学上探求,它们是同源并出的,就是作为社会审美主体须把自然美直接当做审美对象,从传统的“山水比德”的制约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不从道德视角去看自然界的山水花鸟、烟云竹树之类,而能从山水本身之美去发现美的底蕴所在,从而体物赋情,外化为情形兼备的审美作品。这时的山水自然,既不单纯是人的环境陪衬,也不单纯是人的道德象征,而是足可直接与人构成审美对象化关系的天然自在,人可以寄情其间,如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而南朝宋之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把人对自然的审美意义一言以蔽之谓“畅神而已”。这些意思,明代的董其昌以“丘壑内营”的一句术语来加以表述,以示画家与一切对山水自然的审美欣赏与艺术表现,皆不应以“比德”方式为之。
对于山水自然美的独立欣赏和进入诗画作品,可以认定为发生在魏晋时期,论其诗以魏之曹操的《观沧海》为首证,论画以东晋顾恺之的《云台山》画及《画云台山记》为代表。至于为什么人们对山水的自然美的审美欣赏和取材晚于对人和艺术的审美,这则与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审美意识的自觉性的发展程度有直接关系,而魏晋时期确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所言“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有直接的关系。”
以吕画来说,他的画作主要是山水画。以山水为题材,画家对山水见识与体悟是首要的条件。因为不论任何绘画都是以所画的对象为师,而山水画的“外师造化”定是山水无疑。对于吕伟秩来说,他对于山水的游历与观览,虽不像有些画家那样遍览华夏的名山大川、奇峰异水,但他对于所历览的作为画作题材的山水区域,还是深有观察体验与感悟之功的。他好以东北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的山水风光,及其阴晴风雪,林泉云雾中的物色之动,构成为复调乐章般地幅幅画作。吕画的山水取材很少巉岩巨波,多为青山秀水,在自然美的类型取向上以优美对象为主调,这也是画家为人性格温厚特点的对象化的一种存在表现。
吕画的构图特别注重景别的层级构造,在平面体上措意营造远近不同、主次不同和浓淡不同的多层次构图,实现线条、色彩与团块间的交响效果。以他的《春之声图卷》为例,可以看到一幅点、线、面、浓淡干湿焦与空间疏密组合得体的景象,画境里可以分辨出融而不隔的远、中、近三个层次:远景是天际间飘逸的云雾与远水同路流来,轻布帷幔,把春晨悄悄展开,中景是粗砺而并不险峻的山体,云雾的稀疏遮掩,使其景象成为春晨之声交响里的重音,但却不使人听之震耳;而近处的则是印在水中的山的倒影与微露的河岸,而春光初泄染就的绿树,它们的枝干的色调与展向不同,但却错落有致,平和近人,使绘画饱张诗意,召人入境而却忘是画境,给人以热爱祖国山川土地、珍重生态文明的情思陶冶。
在吕画中,有些是画雪的作品,应该说这类题材都是比较难画的。因为雪是一体的白色,必须与其他物色相衬托与比并始见其体,这就是说雪难以单体成画物。毛泽东诗词中写雪是与陕北的塬合为一体来写,始见“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之雪像。(《沁园春·雪》)写广昌路上的雪,是与雪中行军的队列和“风卷红旗”合成一体来写的:“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尤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写昆仑之雪是用比喻:“飞起玉龙三百万,挽得周天寒彻。”(《念奴娇·昆仑》)这说明在诗中写雪是附物和借物以显形象的。而画雪之作,必使白色之雪以其他物为依附,从遮掩与显露中造成线条、色彩与团块的不同,始能成就雪像。吕伟秩有三幅雪景画,一幅是《雪沃山林》,一幅是《雪赞》,而《白山圣洁》也是一幅雪景图。在这三幅画中他都是以大雪对于物体的覆盖与显露度为雪体自身的表现,其中的境象寓意是,北国的节侯虽有严峻的寒冬厚雪,但却有静待雪化冰消、望祈望春天的草木,而满身覆雪的青松,一当抖落身上的积雪,也必将唱起春天的赞歌;好像冬雪愈厚而来春所得的滋养也愈丰厚。所以画题中才有“雪沃”和《雪赞》的字样。这样的画作,非有北方冰雪经历与体验的画家难以为作。
吕伟秩先生的绘画题材与体式,并不完全是山水写意画,他也画人物与风俗题材画,其作品也都各有其艺术特点。他的画作,现在正处于探索前进的路上。从已知的实践经验中,可以预期他日后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更大的成就。
最后以一首七绝相赠:“山水风光有性灵,收来入画待心成。内营丘壑随情构,圣手丹青耀大庭。”
王向峰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和辽宁省文联、作协、社科联顾问。鲁迅文学奖得主。发表论文与评论500多篇,出版专业著作60部。
2013年12月20日
于辽宁大学望云斋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上一篇:建国70周年-著名书法家周贵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