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华夏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是古代先人的智慧结晶,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后人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应用易经学说,发挥其对个人、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巨大作用。
一、 易经的起源
易经,也被称为周易。据历代学者的考证与估计,易的发展起源距今,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相传当时,伏羲在黄河发现了背上附有图形(河图)的龙马,在洛水发现了背上有图案(洛书)的神龟,并从中得到了启示,根据图形的排列进行演化,最终画出了“先天八卦”。
后周文王(姬昌)根据对“先天八卦”的研究推演,绎出了“后天八卦”(即文王八卦)与六十四卦,并作了卦辞,此后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又为每一爻作了爻辞,至此,便形成了《易经》的整个体系,而《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著,经与传两部分便共同形成了《周易》。经历了以上的整个过程,《周易》的成书年代,大约被认为是在商末周初时期。
东汉未年郑康成提出了三易说,即:“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简易:是指世上的事物发展就算再为复杂深奥,都会有最简单的哲理蕴含其中,一旦具备了智慧,就可以看穿和抓住问题的本质,并能很好的理解和处理,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变易:是指变化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一件事物是不会变的,这就是宇宙万物得以形成的道理。
不易:是指万事万物都会相互影响而变化着,这是一种规律,而就是这样万物皆变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从这三易来看,你便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周易所包含的内涵概念了。
二、概念与含义
一阴一阳谓之道,事物之间的相互激荡,相互作用,才造就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演变与发展。《周易》,便是寓意这其中的道理,以及提出可供参考的推演方向的一本著作。
用概括性便于理解的话说,易经就是从太极演化而来的,过程为:太极演变成两仪(即一阴一阳),两仪演变为四种象(两个阴两个阳),四象又演变为八个卦(四个阳卦四个阴卦),八个单卦相乘成为覆卦,就演变出六十四卦,由于每个覆卦都由6根爻组成,所以六十四卦一共384爻,再将六十四个卦与384爻分别配上卦辞与爻辞,便构成了易经的体系。
后人在此基础上,对事物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根据卦爻辞来进行论证和描述,便可从中解悟古人暗于其中的道理。若是再结合万物属性归类、五行、天干地支等因素,甚至可以达到对事物进行预测的目的。
三、 易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易经》是群经之首,涉及范围也是十分的广泛,可现代大部分都只觉得易经就是风水命理测算之术,殊不知这只是易学当中的冰山一角。更甚者有人认为《易经》属于封建迷信并强烈抵制,殊不知《易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本,从军事、文化、医疗、饮食等都都受到此书的影响,甚至是为人处世的许多至理名言都在其中。
第一、要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
世上的一切都离不开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人处世也一样,当你的成就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也就是走下坡路的时候,再厉害的人也不会一直处于巅峰,在昌盛的王朝也总有衰败的一天,这就是说,任何事情到了极限的时候,都不会长久,都隐藏着相反方向发展的趋势。达到质变只是量变的积累而已。阳极必阴至、月满必亏损,任何事物都要有中庸的思想去看待,物极必反。时刻反省自己必可一生无忧。
第二、做人不能太精明,有时候糊涂也是一种大智慧
“察见渊鱼者不祥”,连河里有多少条鱼都看得清楚的人,太聪明了,不吉利。人在小的事情上太过计较,就容易迷失了大的方向。老百姓讲“捡了芝麻就容易丢了西瓜”。人生难得糊涂。
第三、做人要在对应的时间做对应的事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初的时候获得很大的成就,这未必是好事,过早的处于风口浪尖,却不懂的如何在风口浪尖中生存,那么下场一定悲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慢慢积攒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第四、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我们常说做人做事都要给别人留一线,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
《易经》里面有这么句话是这样的,以众卦之首的乾卦来说,他们的最顶的卦象都不是特别好,乾卦的上九的卦辞是亢龙有悔,已经到了顶点,自然是衰退的开始。
生存于世除了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之外还要学会帮助别人,凡事最好别做得太尽,要懂得厚德载物的道理,用宽广的胸怀对待别人的缺失,以德服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像诸葛亮七擒孟获,要让别人心服口服。
第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里面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现实是“自强”容易,“不息”太难,今天一个想法,我要努力,我要奋斗,两周以后没有了,这就不能叫“不息”,这就是“息”了。
四、我的浅见
如果非要把周易一分为二的话,那么周易你可以理解为哲学部分与预测部分。这就像是文科与理科,二者都不可偏废,如果偏科了,你走不远。
易经是工具,更是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学好易经,并正确理解阴阳平衡、顺势而为、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便能顺应天意、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从善心正。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下一篇:中国传统道释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