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由中共靖江市委宣传部、中共铜陵市委宣传部、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彼岸的畅想--王开云彩墨作品展》,于上午10时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到场的嘉宾有: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王平、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尚辉、国家画院人物所所长 李晓柱、国家画院山水所所长 方 向、国家画院书法所所长 魏广君、国家画院花鸟所负责人 姚大伍。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王开云的作品非常善于用色彩,有一部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品味和格调”,“有一种天然之趣,有一种随机之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人以无限的瑕想”。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全程仔细观看了展览,他在开幕式的致辞中说“王开云的这个作品,能够让人联想到宇宙,甚至也可以看到我们微观的细胞,或者是影像学方面一些图像。那么王开云的作品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像冰川,像雪域,像江南的田野这样的一些既具象又抽象的一些意象”“我们认为今天中国绘画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个创新性的转化,王开云就是这么一位勇于成全和开拓的画家” “如果是把他的作品放在国际艺术语境中,我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认同他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中国文化的气象和意韵”“他的所有语言的创新并没有完全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脉络,这就是他的最根基的文化,最根基的审美的意识,没有脱离中华文化这样一个分类。但是,他的语言不是我们能够看到的,传统人文绘画的有什么样的用笔的分化和什么样的墨法,它甚至不是用笔来绘画,而是强调它的一种自动性,强调它的一种偶然效果,在自动和偶然之中来能够呈现大山大水、冰川雪域和辽阔的草原和秀美的江南。所以,这样子的一种绘画的确给了我们一种特别新意,一种审美的享受”“王开云先生今天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这样一个展览,特别值得我们进行当代中国画创新性研究这样一种个案。那么我相信这个展览一定会引起许多观众和美术界的关注”。
国家画院人物所所长李晓柱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彼岸的畅想,想到了佛家的彼岸”,“是一种对心灵的阐释,对心灵的向往”。
画家王开云在开幕式上致感谢辞。本次画展策划人、收藏家张鹏先生,与各位嘉宾作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美术报》,光明网,中国网,搜狐网,凤凰网,中国美术家网等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
此次展览从12月25日将持续至12月30日。
画册作品欣赏
开云种玉的人
开云是枞阳的奇迹,也是靖江的奇迹。
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画家开云的励志故事,更是画家开云的展示出来的画布也抑制不 住的万千气象。
励志是因为一个山里的苦孩子。
他看见了一滴被阳光照亮的汗珠。
他看见了一滴被闪电照亮的露珠。 被汗珠浇灌的大山沉默,在艰难的生存和歌唱间,开云坚决地驮着他故乡的大山走向了世界。
——开云惊人的负重是因为他内心全是故乡的云。 云朵追逐,云朵翻滚,云朵一动不动。他凝视着那些神性的云,云后面有玉珠,有月亮,有灵性的护佑。很多色彩,很多漫流,很多变幻,一张张有限的画布长成了宇宙的全息图。 一个固执的人。
一个永不回头的男人。
一个像长江一样奔向大海的画家。 一天又一天,一笔又一笔,就这样,他在画布上“生”下了他自己!这是艺术家的必然之路,通过自己的劳作诞生出另一个自己! 既不是枞阳的王开云,也不是靖江的王开云,而是依旧在生长的王开云。 我们必须拥有更大的期待。
2022 年 8 月
(本文作者:庞余亮 泰州市文联主席 、泰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幽燕清秋 26cm×180cm
大河之源 135cm×65cm
大湖之美 88cm×138cm
开云之梦 文 / 方晓伟
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梵高
风衔草色,水绘江南。王开云,出生于安徽枞阳, 现居于江苏靖江。枞阳位于大别山南麓,王开云从小 生活在大山之中,开门见山,鸟语花香;靖江位于长 江北岸,长江渊源流长、磅礴大气;自然山水的滋润 和长期刻苦的学习,特别是不懈创新的艺术理念,终 于造就了王开云大开大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大别山的雄伟和长江的磅礴,让我们在王开云的 画中读到了一种“文化自信”的浩然正气,亦与中国 绘画艺术传统毫无违和之感。开云先生的画,线条时 而沉雄朴厚,时而恣意奔放;用色多变,着色丰富而 沉着,不妖不艳;用墨混沌苍润,浓淡由心,深得黄 宾虹先生“墨分五色”之精髓。每每面对开云先生之作, 人们从画境中既能感受到可观可赏、可思可悟、可居 可游的传统中国元素气息,亦能游弋在天地大道之间, 在体悟画家非凡的造境能力与心象表达方式的同时, 更能生发出一种如大别山之雄伟、如长江之磅礴的傲 然和不羁。开云先生虽在绘画之路上另辟蹊径,但他 的创作之心,始终在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绘画 艺术的传统中徜徉,如《烟雨黄山》、《大湖之美》、《岷 山雪落》中对单色青花的运用,如《水墨云烟》对“墨 分五色”的诠释等等,在王开云的每幅画里,我们都 可以深深地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那种深厚的文化积 淀,“相由心生”,开云先生作品中所喷涌出来的奔 放不羁的大写意精神,肯定都是作者对中国文化、中 国元素悟深悟透的结果。
一
物有其本,事有其源。王开云,无门无派,他的 绘画启蒙老师就是自然界,就是身边的山山水水和祖 国的名山大川。小时候,买不起纸笔的他,就在家乡 的浮山上以树枝为笔,以水为墨,把浮山上的摩崖石
刻当成字帖,坚持写字画画。他喜欢黄山,就在黄山 边上生活、工作了好多年,黄山周边的山水云雾,已 经融入了开云先生的身心,成为他人生记忆重要的一 部分。这种状态下成长的王开云,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 所以他作画不受任何束缚,大自然怎么教,他就怎么画, 只要能表达心中所想,想用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 想要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他深爱那片山水,他所 作的云是真实的,真的湿雾,真的滩岸,真的疏林......
“搜尽奇峰打草稿”,王开云正是石涛自然美学 观的忠实实践者,他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绘画元素,并 从中提取素材,提炼主题。我们读开云的画,常常会 看到一种特别的纹理,据先生所言,这是源自于家乡 山石的一种独特纹理,这种类似于龙形的“纹”,是 火山喷发凝固后,人们所看到的能量运动的轨迹,王 开云常常把这种线条进行反复衍生和组合,形成新的 画面关系,这种恣意缠绕的线条,你甚至能感觉它自 然的张力和无声的言语,通过这种对水墨色彩线条的 编织,王开云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出一种浪漫主义绘 画的效果,展示出大自然的雄伟、磅礴和奔放、不羁, 展示出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与傲然,令人情不自禁发 出“夺造化之精气”之感叹!这种类似于中国书法线 条艺术效果的艺术语言,逐渐形成了王开云在长期绘 画艺术实践中不断推进、衍生出来的独特风格,是他 将能量运动轨迹运用在绘画艺术中的一种探索。经过 艺术的处理和升华,王开云不但把这种龙形的纹理用 作山水的肌理,有时也用在对各种情感的抽象表达上, 特别运用在诸如中国梦、民族魂、自强不息、激情岁 月等题材表达上,近乎达到齐白石先生所言“妙在似 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
二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王开云 学习郑板桥绘画创新的优秀传统,以自然为源,以创 新为魂,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完成着自我的超越。开云先生发掘了自然山石肌理中的线条, 并赋予这种图像符号形式以超模拟的内涵和意义,就 像李泽厚先生描述人们对上古图腾的审美感悟时所说 的那样,“人们对它的感受取得了超感觉的性能和价值, 也就是自然形式里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感性自 然中积淀了人的理性性质,并且在客观形象和主观感 受两方面都如此。”王开云将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对 自然图像符号的感悟,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不但创作 出“领异标新”的艺术精品,更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 当代人,对生态修复以后的名山大川的感悟,从而使 自己的作品,获得了崭新的时代意义。
周生力教授曾说,王开云画画“用一切法”。开 云并不拘泥固定的绘画材料和绘画方式,他用“一切法” 来表达他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印象,他的各种绘画技 艺之中,有一种类似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为“墨 池法”的技艺,他将这种古老的技艺与当代山水画结 合后,焕发了惊人的艺术魅力。在开云先生的笔下, 祖国的大好河山被赋予了创新之律动感和生命力,仿 若在自由的呼吸,千年前的技艺和现代艺术的表现手 法相互交融,毫不违和,艺术传承与创新,毫不矛盾, 不得不令人赞叹!
王开云在不断领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艺术 道路上劈波斩浪,使得自身的绘画技艺越来越成熟, 他用独特的审美和多变的绘画技巧,以自然与生命、 人性与梦想为主题,将传统与前卫、时尚与古典、繁 复与单一、宇宙与细胞、虚幻与写真等多元化的当代 艺术理念诠释得丰富多彩、淋漓尽致。在艺术创作过 程中,开云先生深刻地理解了“天地以生气成之”之 精髓,以大写意为魂,“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并 注重将多种绘画技巧融合,增强绘画表现力、色彩感 染力以及艺术氛围的渲染,作品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气韵生动。在实践和创新中,他不断将画的题材和种 类向外衍生,从单色水墨扩展到七彩斑澜,不但有水 墨画,还有彩墨画、油画;不但有宣纸、卡纸、铜版纸, 还有画在丝绸上的、画在铝塑板上的(《荷塘月色》); 不但有人物画(如《母爱如水》,如雕塑石刻般圣洁 的母亲),还有动物画(如《千年之恋》,岩穴之中
藏有石牛与美女蛇);给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感受。
三
王开云在承担江苏艺术基金 2016 年度美术创作资 助项目《美丽中国》后的两年,通过该基金游历了祖 国的很多名山大川,把“行万里路”作为艺术修行的 一部分,从大自然鬼斧神工、绚丽多彩的作品中深刻 领悟到美丽中国的真正内涵,在与好友张鹏先生等人 的充分探讨后,有了创作《畅想中国梦·彼岸的畅想》 百幅作品的想法。通过对相关绘画理论的重新学习, 从生态环境保护等多视角重新审视祖国的大好河山, 并将对近年来人民在党的指引下修复生态、保护自然 的感悟诉诸于自己的笔端,历时五年,王开云画出了 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悟,画出了自己对中国梦的 畅想。这百余幅绘画作品,全景式、多视角地呈现了 开云先生近年来绘画创作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作 品形式多样、风格独特、成色十足、学术性强。从鸿 篇巨构到尺幅小品,致广大而尽精微,经得起反复玩 味推敲,在当代山水画坛也应该是颇显卓荦特出。经 审核,这批作品将于 2022 年 11 月在中国国家画院美 术馆展出。
纵观王开云的成功,离不开四点:一是深爱自然, 师法自然;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娴熟 地运用好中国元素;三是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四是 坚持艺术创新,把创新当作自己的艺术灵魂,以自己 独有的绘画方式来表现天地之大道。
屈原之作《离骚》云:“既遵道而得路”“夫惟 捷径以窘步”。曾国藩有曰:“正道行事,起见必量 其果。功力实在,循正道可远行。” 王开云以自然为 师,取道乎正,取法乎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脚坚实地踩在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绘画艺术的 大地上,以大写意为魂,用一种东西方艺术家都能读 懂的艺术语言,去尽情挥洒自由、浪漫的开云之梦!
2022 年 8 月
(本文作者:方晓伟 扬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学 习委员会原四级调研员、扬州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大江东去 88cm×109cm
岷山雪落 188cm×95cm
梵净佛光 50cm×95cm
秦岭春晓 83cm×38cm
东山雪融 76cm×42cm
万山红遍 68cm×68cm
烟雨黄山 6cm×45cm
云岩风光 69cm×84cm
春墨山河 69cm×84cm
三峡印象 79cm×140cm
浮山秋韵 85cm×110cm
雪舞天池 102cm×61cm
九寨之翠 105cm×69cm
水墨云烟 45cm×50cm
雁荡林茂 124cm×61cm
衡山雪谷 63cm×68cm
南山春晓 135cm×78cm
峨眉烟云 145cm×50cm
Mist and Cloud of Emei
格聂雪崩 61cm×104cm
黄山雪霁 118cm×88cm
西藏记忆 95cm×95cm
Tibetan Memory
峡江烟云 90cm×42cm
昆仑神话 58cm×96cm
丽江印象 74cm×74cm
天山印象 85cm×75cm
昆仑印象 64cm×150cm
贺兰印象 85cm×88cm
青藏高原 84cm×72cm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上一篇:小人物也有大情怀:承德张雄舰
下一篇:2022年度骄傲艺术家——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