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尤敬伟  王树仁  林忠明  张鹏轩  请输入搜索  张富敬

中国书法艺术根植于中国文化——刘绍儒

来源:未知   人气: 发布时间:2021-03-16 15:10
刘绍儒,男,江苏沛县人,1959年1月生,大学文化,国家公务员。现任沛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汉高祖刘邦文集》编著人,四十集电视连续剧......
  


刘绍儒,男,江苏沛县人,1959年1月生,大学文化,国家公务员。现任沛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汉高祖刘邦文集》编著人,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大汉基业》编剧。

沛县是汉高帝刘邦的故乡,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现代的书法大家,江苏沛县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绍儒先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刘绍儒先生祖居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多年熟读《史记》、《汉书》,著书颇丰。经常受邀在全国各地作有关汉文化的讲座。他谈起汉代历史及汉高祖刘邦,如叙说昨天发生的故事,分析起来,有理有据。特别是讲到刘邦因“仁爱”得天下,使每一位听课者都入情动容。他因对刘邦及汉文化的研究成果,被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通史》摄制组聘请为:汉代专家组成员。刘绍儒自幼学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高级注册教师。又曾得崔志强、徐利明等名家指导,博采众长,別出新意,自成一格。

刘绍儒先生在书法讲课透露中,他最佩服的古代书法家是赵孟頫,特别是对赵孟頫的行书,多年临池不辍,他对赵孟頫书法及书论的理解,对书法学员影响很大。刘绍儒在书法讲座中常说:赵孟頫在《定武兰亭十三跋》中讲:“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意思就是:字的结构要根据时代不同有所变化,而用笔是固定的,千古不能变。现代有人认为,赵孟頫说的太绝对,用笔也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刘绍儒认为持这种态度的朋友,是对书法没有深度的认识。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规律性是不能改变的。赵孟頫讲的用笔千古不易是书法的规律,是用笔大纲,是用笔大法,这个大法就是中锋用笔,是不能改变的,改变了它,就改变了书法的属性。古人还说:“正锋取骨,偏锋取妍”,你的书法不能以中锋为主,你就失去了法度,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理解古人书法的高妙。这也是现今丑书横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绍儒先生对我的第二点影响是,他是当今写得能让人看懂的书法家之一。看他去年为常州市五忠堂刘氏家谱和湖北荆州刘氏家庙所题写的八尺对开的榜书“大汉雄风”,以及他多次参展获奖的榜书如:“道”、“虎”、“武”、“寿”等,展卷生辉,观者每于俊逸中见其刚劲、于舒放中见其收纳。看他的行书:“汉高祖训”、杨慎的“临江仙”等诗词、对联,以及201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草书书写的毛泽东诗词,后被“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收藏的作品,每幅都烟霞满纸。秉承传统而创新,章法新颖而大方,行笔流畅而灵动,笔力柔中含刚而得体,皆为实力派书法之佳品。

“书法”之道于今为倡,“书法”之用,于今为广,而“书学”之迷惘,亦于今为甚。两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刘绍儒先生就是凭汉文化研究及书学理论的功底,坚持这种文化传承的典范代表。



作品欣赏: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热门文章

热门佳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 2018 All Rights 环球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312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