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尤敬伟  王树仁  林忠明  张鹏轩  请输入搜索  张富敬

画家王冶—献礼2020年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来源:Admin5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6-22 15:18
王冶,1960年9月生于四川德阳,祖籍山东龙口市。先后毕业于莱阳师范、曲阜师大美术系。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15年修业于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
  

    王冶,1960年9月生于四川德阳,祖籍山东龙口市。先后毕业于莱阳师范、曲阜师大美术系。199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15年修业于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人物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美协副主席、龙口市美协主席、龙口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画院袁武工作室画家。烟台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烟台艺术院副院长。

 

纯稚而和合,王冶绘画里的审美

                                   文/郑岗

    画面庄严、肃穆,宛如一座纪念碑……一篇文章这样评论王冶的《烽火胶东》,我也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感受我想在今天是有些特别的,这种特别源于我们对历史展开的思考,大都怀有一种崇高感。

    关于庄严、肃穆、纪念碑、丰碑、民众……这类词组,在绘画方面我想给我最深刻意义的作品并不多,——田黎明的《碑林》,陈国力、吕建军的《丰碑》是我认为最恰当能够表现出民族大义中民众情怀力作,当然《烽火胶东》有如此的意义——尽管大题材是今天的主流创作。

    影像“一统”天下的时代,有关抗战历史的影视不计其数,此题材的美术作品也随处可见。但是,能够表达出“庄严、肃穆,宛如一座纪念碑”感觉的作品鲜有。

    《烽火胶东》画面所营造出的氛围,有着文艺所应具备的恰当感——譬如地域性的审美,譬如所状史实的确切……在王冶的有关抗日这一历史题材作品里表现出的历史情怀恰如其分。

《护士-战士》(130cmx68cm)

    王冶生活的龙口我非常熟悉。在龙口港栾的海边松林间我曾生活工作过几年——建设作家张炜先生主持的万松浦书院。

    和张炜先生近三十年的交往,我深知胶东人民那种家国情怀的伟大,所以与王冶的艺术会有灵犀之通,解读王冶的作品总觉情怀上不隔、语言上不阻。虽不能说因于灵犀可不语,但也是有语都在目前,有不隔之通的氛围。当然,我所说的还是文艺通则指导下的所有关于历史的、区域的文化艺术都该是对生活与知识的提炼,升华和表达。

《红色梦萦》(200cmx180cm)

    我以为王冶的绘画有这样的境界于涵养。我们知道文艺的创作意味着是一种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发现人格意义的智慧。所以,对历史、民族、宗教、地域等诸多因素的一知半解,都会极大地损害文艺的表达。文艺来不得半点虚假,尤其是有关历史的文艺是不可臆造的。那么表现历史终究要落实在表现上,而谈表现就要落实到技术上——技术的关键是确切,这是一切文艺审美的基本要素,更是每位艺术家都该具备先决条件。

《胶东铁汉-任常伦》(230cmx200cm)

    唐诗宋词的伟大,是字词应用的恰当和准确;宋画的永久魅力,是用笔用墨用材料的鬼斧神工。看王冶的作品,我认为他在笔墨语言的应用上是高手。

    王冶有个显著的能力,就是对红色的应用能够得心应手。将红色作为描述革命历史的主调,很多人都这样做,但是他不同。与众不同是他将形象融于红色里,而不是作形象的敷色与着色。他力求整体上把握色彩的描绘与塑造的应用,这就出现了有素描意义的画面效果——色彩虽红,但不是红衣红帽,我们依然看得到灰色、白色、钢铁的质感之美——这是一种存在感,更是将素描手法的变通为中国画墨色的技术呈现。这就使得王冶的绘画很特别,尤其是对于国画语言的探索别有意义。

《手足情》(220cm×190cm)

    从这样的角度我们理解王冶的所有关于历史的绘画表现就会找到一个通道,找到他努力将历史与红色结合的语言个性与时代性。

《仁者寿》(100cmx50cm)

    所以在他的绘画里表现出的那种稳定的语言因素,除开红色的特出用法,我想应当还有造型的语言能力的转换。他的历史题材作品中,体现出他的素描功力的坚实,技术性的语言运化起来,一旦合乎表现,或者说表现的内容,语言就会变得非常灵活。

在这里我所说的语言是指体系下的语言,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体系。如何理解?譬如中国画。中国画的语言体系中的笔、墨、纸是稳定的,它的变动性就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个体与时代性。稳定性是语言系统的已存在的前提,也是语言自身被大规模研习使用的必备条件,而变动性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系统,语言内部的不断衍生、发展的规律所致,而且也是语言的传承性的表现。

《收获时节》(100cmx50cm)

    譬如王冶画的小品。表现在历史题材之外的那些小品,或者习作上,更能显现出王冶的运化笔墨能力的长处。中国绘画笔墨的万端变化的优长,为中国画家提供了无尽的能力。所谓小品画实际上就是一种宣扬中国画笔墨魅力,表现画家个性的媒介。所谓笔墨纸张、诗书画,就是一种使尽精、气、神,变换才情、精神,尽情技术能力的表达。王冶的诸多写生与小品就是他那种历史情怀的再表达。只是现实意义下的直接描绘,更是王冶绘画表达中的一贯之绘画能力的延展。或许有评论认为大题材才是创作,才会充分调动语言的系统价值。其实我以为当画家将自己投身于一种形式语言里,将其变为一种样式加以应用,这里面会更加主义潜在的表达能力。譬如我们惯于日常的家乡话、土语,是潜意识的行为。那些被称之为小品的画往往会散发着个性的率真。王冶的小品与习作就是这样的情形。《南国风情》《赏石图》《听松图》《和合二仙》……这些图式,我想实际就是他在清闲时所造的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我看来同样值得放在大背景里考量,因为这些图依然是对哲理的敬畏,对自然的拜谒。

《听风图》(50cmx50cm)

    从语言表达与应用方面来看,这就是一种传承性的表达,就是我们天天强调的传统绘画的继承性的传述。不过大题材的关于人与事的历史题材绘画往往超出传统绘画理念的表达。王冶的绘画强调描绘的真实性,在表达庄重性上他的写实不只是追求实在,而是强调技术性审美的所求,也就是在专业性中达到刻画与表达,不强调绘制的板眼强弱,而是努力做到技术的准确——在长久的技术训练之下而达到的如同庖丁解牛的技术准确,不能只是意到。所以在表达历史存在的前提里不能只是史实,而且要有确切的真实再现。好的历史画家的画总是告诉你历史不遥远,就在你眼前。小品中的历史人物,还有神话人物,都该是这样一种追求,还言之就是审美追求。

《访梅敲诗图》(68cmx68cm)

    看王冶的系列有关历史的绘画,我的感受应当是他遵循了一种文艺当敬天敬地敬人的和合路途,因此红色,或者白色系列的表达,有历史感是因技术的达到,更有崇高感的贴近,其绘画因纯稚而审美庄严,因天性而技与道和合。

《高士图》(68cmx68cm)

《品茗赏梅图》(68cmx68cm)

《论道图》(138cmx60cm)

*本站部分文章作品是由艺术经纪人投稿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 010-88696922】

热门文章

热门佳作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招贤纳士 |

© 2018 All Rights 环球艺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3122号-1